多部委发声:这些国家的英雄,不能让企业流血又流泪!

来源:转载 浏览:1404 发布日期:07-10

多部委发声:这些国家的英雄,不能让企业流血又流泪!

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,是国家的英雄。但现实中,很多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企业,却遭国内客户嫌弃,产品被市场拒之门外。

如此局面,令创新者寒心,有企业负责人甚至喊出:

“谁创新谁吃亏,早知道投入这么大,做成了也卖不出去,不如老老实实做低端产品。”




这绝非一句气话!

在旁观者看来,突破核心技术很难,但在企业看来,很多时候,最难的不是技术,而是不被市场认可。

尴尬的局面,在国内已经延续了很多年。

今天,便宜的LED灯,以超级节能的方式,照亮了中国数亿个家庭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生产LED芯片的MOCVD(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)设备,长期被美德两国企业垄断。


直到2013年,中晟光电等企业打破了这一格局。

为了这一天,中晟光电投资上亿元,夜以继日攻克难关。国产设备的出现,最终迫使国外设备大幅降价,从300万美元/台,暴跌至100万美元/台。

然而,打破国外垄断的中晟光电,却遭到国内客户的歧视。

“客户不太愿意用……因为不信任,需要重新验证,这又要花钱。”中晟光电负责人陈爱华说。

事实上,这并非个案。对于国产MOCVD,有下游客户甚至声称:“除非有国家补贴,不然就算白给我用,我也不敢用。”

尽管后来,中晟光电通过不懈努力,赢得了客户的信任,但市场导入期太长造成的资金短缺,一直困扰着这家企业,甚至它一度因此濒临破产。

中晟光电的遭遇,只是中国创新企业生存环境的一个缩影。


今天,中国三甲医院的核磁、CT等高端医疗设备,基本被德国西门子、美国通用电气和荷兰飞利浦三巨头垄断。

甚至连检验科、ICU、手术室等科室,也大量充斥着国外设备。

夹缝中,好不容易有国产设备突破了技术门槛,也往往遭遇“医院门”难进的尴尬。

高光勇是重庆山外山集团创始人。

20几年前,他的一位亲戚得了尿毒症,因为县里医院买不起昂贵的进口透析设备,不得不忍受病痛的折磨。

高光勇不服气,他带领团队,经过多年攻关,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持续血液净化系统,打破了国外垄断。

但在推广时,却被多家大医院拒之门外。“医院负责人一听说是‘国产的’,立马赶人走,连谈都不谈!”

对此,迈瑞医疗创始人徐航说:中国的企业,对国产设备有一种天生的不信任。


一方面,是下游客户对国产不信任。另一方面,是我们面对国外厂商时,不断被卡脖子。

仪器是工业的基础,更是科技创新的利器。尽管我们在这个领域起步不算晚,但由于长期对国产的不重视,至今仍受制于人。

事实上,我国每年进口近千亿美元仪器设备,仅次于石油和半导体。其中,90%的高端仪器依赖进口。

2018年,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台机器出了故障。当校方向国外厂商求助时,对方却甩脸子说:

先付23万元人工费,他们再去准备液氦。

堂堂中国最高学府,竟被一家年收入17亿美元的外国公司拿捏得死死的。




客户不愿用国产,一方面固然因为国产刚起步,技术不成熟,害怕担风险。

但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长期使用国外产品形成的路径依赖,甚至在某些领域,还跟外国厂商形成了利益捆绑。

多年前,《人民日报》记者曾撰文披露,购买进口设备不但可以拿回扣,许多外国公司还安排采购方出国旅游。

各种利益权衡下,很多客户大搞“国产歧视”,明知道是国产首台(套),还提出使用业绩等要求,或者设置评价标准、技术参数等。

总之,就是以各种理由,将国产剔除在外。

某企业自研超级电容器,打破了日韩垄断。但在推向市场时,却被客户要求:应用1万台以上,或者应用3年以上。

对此,该企业负责人忿忿不平道:“没有业绩,客户不用我们的产品;不用我们的产品,就更没有业绩。”


而这只是冰山一角

2020年,在医疗器械行业发生的一件事,曾引发轩然大波:广州医科大学的一份采购清单上,155种国产医疗器械被剔除在外,理由是“国内同类产品达不到性能要求”。

但这其中,大部分都是常见设备,国产完全能够胜任。

“它把国产医疗设备几十年的努力都给抹杀了!”面对《财经》记者的采访,一位业内人士气愤地说。

技术创新,尤其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,是一件很烧钱的事,更是一个勇敢者游戏。它的突破离不开下游客户的支持。

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,不能让创新者流血又流泪。

这些年,国家为了解决首台(套)进入市场难问题,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目的就是扶持自主创新。

2015年,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启动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,旨在从根上解决创新企业的后顾之忧。

2018年,发改委、科技部等八部委又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指出:

在首台(套)产品投标时,招标单位不得提出使用业绩等要求,不得超出招标项目实际需要或套用特定产品设置评价标准、技术参数等。

国家领导人更是多次强调,要尽早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,近年来,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,下游客户选用国产的意愿也愈发高涨,尤其是投资旺盛的半导体产业。

但要做到对国产与外资品牌一视同仁,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

对于初创或者处于竞争劣势的产业,要不要扶持?这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。

但在现实中,从国家层面扶持这样的产业,或者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抱团取暖,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,日本为了发展装备制造业,连续实施了五个《临时振兴法》,甚至规定只允许进口一台(套)样机。

由此形成“一号机引进,二号机国产,三号机出口”的日本模式。

70年代,日本为了追赶美国半导体产业,由通产省牵头,联合日立、富士通、NEC、三菱和东芝五家公司,制定了VLSI(超大规模集成电路)计划。

该计划一举成就了日本半导体产业80年代的霸主地位。

如今,美国人在高端科技领域如日中天的地位,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扶持。

就连一直标榜自由创新的硅谷,最早也几乎是由美军一手养大的。

莫菲特联邦机场,位于旧金山湾区,中国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。


上个世纪以来,这里长期是美国海军的技术研究基地。


许多技术公司就驻扎在机场周边,为美军提供服务。来自军方源源不断的订单,哺育了这些初创公司,最终奠定了硅谷的雏形。

没有这些订单,硅谷难有今日地位,至少不会发展得那么顺利。

相比之下,中国大多数企业由于起步晚、错过了市场孕育期,一出生就面临巨头碾压,尽管有政府扶持,但没有市场订单,一样很难转动起来。

正因为如此,来自下游厂商和采购方的信任,才弥足珍贵。

2020年,作为中国大陆存储行业的希望,长江存储发布128层闪存芯片,用3年走过国际大厂6年的路。

谈及此间的艰辛,长江存储CEO杨士宁特别提到:

64层3D NAND虽然是公司的第一个产品,但这个产品已经做到了华为Mate 40的旗舰机里。

很多媒体在报道时,都用“落泪感谢”来形容杨士宁彼时的心情。

虽然身处全球竞争最惨烈的行业,尤其要面对三星这样的狠角儿,但长江存储是幸运的,毕竟有华为的支持。

相比之下,更多在技术上解决了卡脖子问题的企业,至今仍陷在被市场猜疑的困境中。

他们想要的很简单,就是一个机会,哪怕是一次失败的机会。正如很多“首台(套)”企业负责人呼吁的那样:

“自主创新不易,我们只想跟国外产品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。”

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,是国家的英雄,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,因为:

当有一天它们扛不住倒下,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技术团队,很可能被跨国巨头轻而易举地挖走。

到时候,谁来撑起中国产业的一片天?


上一篇:哈佛教授推荐:这14部经典电影,教会孩子14种优秀品格,一生受益 下一篇:没有信息 
Top